眾所周知,我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五千年之余的歷史。泱泱大國,物產(chǎn)豐富,博物館作為典藏人文自然遺產(chǎn)的文化教育機構,它保存并記載了人類文明。成都博物館是成都市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型博物館,已有五十余年的歷史,它清楚地記錄著蜀地先民的誕生與發(fā)展、輝煌與成就。
石犀牛
石犀牛的耳朵、眼睛、下頷和鼻子清晰可辨,局部裝飾卷云圖案,四肢短粗,身體渾圓,造型呆萌。石犀牛長3.3米,寬1.2米,高1.7米,重達8.5噸。它最早被發(fā)現(xiàn)的時間是在1973年,天府廣場鐘樓挖地基時被發(fā)現(xiàn)后又被回填,2010年10月7日,代表一代人記憶的鐘樓被拆除,將在原址修建天府大劇院,2013年1月8日,石犀牛從大劇院工地重新挖出。
說唱俑
說唱俑是中國古代表演滑稽戲的俳優(yōu)造型。它的特點是詼諧、幽默,多為一人說唱,以小鼓擊節(jié)伴奏。擊鼓說唱俑以寫實主義的手法刻畫出一位正在進行說唱表演的藝人形象,反映出東漢時期塑造藝術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中學的選修課“博物館奇妙夜”上,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把文物與創(chuàng)作相結合,制作出一個個形狀呆萌、色彩鮮艷的“小可愛”。
物件雖小,情誼卻深。小小的作品背后包含了學生對博物館文物的喜歡和理解。相信通過文物制作課,學生們能更加深刻的體會到“草樹云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的成都。(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中學)
北二外成都附中,選修課,博物館奇妙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