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徐勇,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高級教師,生物學科主任,F(xiàn)為四川省骨干教師,成都市骨干教師、成都市未來名師培養(yǎng)對象,成都市高中生物中心組成員,成都市名師工作室成員,高新區(qū)學科帶頭人。從教30年來,主研課題獲四川省政府第四屆教學成果叁等獎1項、獲省教科所一等獎1項、市二等獎1項,區(qū)一等獎1項;負責的區(qū)級課題獲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上公開課或示范課省級5節(jié)、市級3節(jié)、區(qū)級5節(jié);國家、省、市、區(qū)級專題講座21次。2017年3月專著《中學生物科學方法教育》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2010年專著《課堂提問的藝術》、《教學反思新論》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009年專著《學•練•考》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學生物教學》發(fā)表論文2篇、《教育科學論壇》、《基礎教育論壇》、《新疆教育》、《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當代中學生報》等報刊發(fā)表論文33篇;國家級、省級、市級論文獲獎23篇。指導青年教師賽課在省、市、區(qū)獲獎12人次。所教學生考入北大、清華、復旦、中科大、南大等知名高校。
教育感悟:
從教30年來,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樣的課才是好課?什么對孩子是最好的教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如何培養(yǎng)?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終身發(fā)展所具備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使他們很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
首先,作為教師應該懂得知識、技能、能力與素養(yǎng)的關系。打個比方,比如學開車。首先是項目1交通規(guī)則考試,這是“知識”。之后,考倒車、移庫,這是“技能”。有了知識、技能,怎么能夠到“能力”?一定要提供情境,所以有了小路考、大路考、夜考,知識越多不一定能力越強,知識、技能學了之后要給他個情境,才能出“能力”。能力怎樣變成 “素養(yǎng)”?還需要反思。駕駛員的駕駛素養(yǎng)有“安全駕駛”,這就是“關鍵能力”,“禮貌行車”叫“必備品格”,“尊重生命”就是“價值觀念”。
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需要教師將每一堂課煅造成為“好課”,那么,什么樣的課才是“好課”呢?“好課”需要“有趣”和“有效”的完美結合。
標準一:有趣
有趣,就是能夠吸引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興趣盎然,心情愉悅,如沐春風,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下課后盼著第二天再聽自己的課。有效,就是教師完成了教學任務,而學生們有成果——無論知識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總之有收獲。
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如果只是有趣而沒有效,課堂就成了看相聲、小品,搞笑而已。但如果課堂沒趣,只追求所謂的有效,一味地灌輸,這樣的課學生不愛聽,也很難達到真正的有效。
如何才能達到“有趣”?方式可以有很多:語言的詼諧風趣,讓課堂妙趣橫生;將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覺得學知識其實就是學生活;引導課堂討論甚至爭鳴,讓學生的思想碰撞;組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這些都能讓學生感到課堂有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
標準二:有效
如何才能達到“有效”?方法和途徑有很多,但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教師“教”的過程變成學生“學”的過程。所謂“學生‘學’的過程”,應該是學生彼此互相講解知識的過程。因為最好的學習,就是給別人講,這是個常識。多年來我們把這個常識給忘記了,不停地給學生講,卻不讓學生講。于是,知識在我們自己的頭腦里記得越來越深刻,學生卻什么都沒記住。自己就踐行學生上講臺講、學生之間相互講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學生講了之后,心情舒暢,對學科的學習興趣也大幅提升了。
維果斯基說過:“教學引起、喚醒、啟發(fā)了一系列內部發(fā)展過程中的潛能。這些過程,對于孩子來說,目前只是在與周圍人們的關系中,在與他的伙伴合作的環(huán)境中才是可能的。”因此,課堂的“有效與有趣”的實現(xiàn)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展開討論探究、促進學生的展示交流、實現(xiàn)課堂的歸納測評,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出彩,使課堂充滿生命力,成為學生釋放生命潛能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