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KET、PET考試(劍橋通用英語考試)太火爆, 7秒內名額就沒了!下半年的報名已經開始了,我又沒有幫女兒‘秒’到考位!”暑假尾聲,南京家長陳先生因為沒有幫女兒搶到考位而自責。像他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記者調查中了解到,很多南京的家長準備再去離江蘇距離較遠的省份報名試一試。英語考試緣何如此火爆?記者調查中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奧數(shù)遇冷,英語類、信息類考級不斷升溫,不少家長坦言,不是自己心態(tài)盲目,而是這些證書的確還是會成為升學的隱性“敲門磚”。
奧數(shù)遇冷
英語信息考級持續(xù)升溫
近年來,國家三令五申,嚴格禁止將奧數(shù)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升學與入學的依據。今年6月底,南京外國語學校“小升初”面測試題不涉及奧數(shù)題目。
奧數(shù)遇冷,英語、信息等考級、考證熱卻持續(xù)升溫。“雖然學校不會明文要求‘證書’,但我們家長都認為,英語、信息等權威證書是名校的‘敲門磚’,也是升入理想學校的‘砝碼’。”陳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多證在手,升學不慌。”陳先生的話反映出很多家長的心聲。
網絡配圖
8月16日,一則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普及組及提高組)從2019年起暫停的消息引來了不少家長關注。“剛看到這個消息后,我們微信群內一片恐慌,但是后來教練讓大家安心,說這個賽事將以考級的形式繼續(xù)存在,我們就定心了!”南京專注于信息學競賽的孩子有一個圈子,丁女士就是其中的家長之一,她的孩子五年級時獲得信息奧賽江蘇賽區(qū)一等獎,在今年的“小升初”中也憑借信息學特長被南京一所名校優(yōu)錄。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簡稱NOIP,是目前五大學科競賽之一,其它四個學科分別為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獲得NOIP獎項的部分高中生可以獲得保送和參加高校自主招生、降分錄取的資格,申請國外一流大學也相當有用。
有需求就有市場。省教育廳近日披露的最新數(shù)據顯示,全省中小學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一度達1.7萬家,其中有不少劣質培訓機構“魚目混珠”。試想一下,這么多培訓機構會頒發(fā)多少證書,拿到這海量證書的孩子們,有多少是真正出于興趣而學?
課外培訓本身并沒有錯,錯在于將興趣培養(yǎng)變味成“套路”和無法辨別真假的“敲門磚”。“美國也有奧數(shù),但培養(yǎng)學生是從興趣出發(fā)的,而不是以此為名校的敲門磚。中國的奧數(shù)培訓模式下,孩子只能解決奧數(shù)問題,讓這個原本是為提高孩子思維能力和學習素養(yǎng)的培訓變了樣。”國際知名數(shù)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院士的說法一針見血。而記者調查中發(fā)現(xiàn),目前,家長和學生對英語類、信息類培訓和考級的熱情,令人擔心是否會演變?yōu)樾乱惠喌?ldquo;奧賽熱”。
讓興趣做主
“敲門磚”能成為“啟智棒”
事實上,課外培訓不必“一棍子打死”。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兒童發(fā)展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飛告訴記者,讓孩子參加課外培訓或許可以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對哪些學科感興趣,所獲得的證書也可以成為孩子們人生的“啟智棒”。很多孩子并不是生來就在某一領域有天分,而是在某一領域持續(xù)投入了精力,幫助他們取得了成功。“打個比方,如果孩子在競賽方面取得了成功,那么他可能會因為滿足感喜歡上競賽,驅使他們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又不斷努力取得不錯的成績。”
畢業(yè)于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李悅,也曾經歷過那個“被奧賽追逐”的時期。在東大自主招生政策下,各類奧賽培訓取得的成績幫助他順利跨入高校大門。“雖然奧賽題無論難度還是思維方式,都和平時教學有很大不同,但對自身邏輯思維和以后的理科學習還是很有幫助的。”李悅也提到了身邊許多并不適合參加奧賽,卻受環(huán)境影響而參加的同學,“他們參加奧賽很大程度成了應試的一部分,而非出于個人興趣。全民奧賽的浪潮既浪費了很多資源,也占用了師生很多時間,甚至導致一些人對學習失去興趣。”
奧賽的經驗教訓,同樣適用于如今的英語考級和信息競賽。南京一教育人士表示:“對于高中生來說,競賽起步的早晚與能否成功沒有百分之百的聯(lián)系。”而家長則表示無奈,誰都想讓孩子在興趣中快樂成長,但目前優(yōu)質教育資源緊缺,如果這類權威證書仍能發(fā)揮“敲門磚”的作用,他們還是會幫孩子報考。
立體式培養(yǎng)
加強校內啟智類課外培訓
在校外各類培訓如火如荼的同時,校內的啟智類課外培訓亦不可缺位。北京大學教授渠敬東曾在多個場合表示,當前教育呈現(xiàn)出的“雙軌制”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家庭不必要的支出和負擔。一方面,中小學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正在不斷降低;另一方面,教育讓位給了校外輔導班,市場化經營的教育企業(yè),導致每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投資比例也越來越高。
記者調查中了解到,江蘇中小學近年來在積極增強校內啟智類選修課程和培訓的力度。2015年,江蘇省教育廳、省科協(xié)聯(lián)合發(fā)布通知,確定一批學校先行先試STEM教育。2017年,全省STEM教育實踐進入新階段。STEM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孩子的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shù)學(Maths)素養(yǎng)。最初的倡議只有四個字母STEM,近期則加入了人文藝術(Arts),擴充為STEAM。
南京市小行小學因地制宜開發(fā)了地鐵STEAM課程作為特色校本課程,貫穿各個年級,通過課程、社團、實踐活動、科技節(jié)立體培養(yǎng)孩子們的綜合能力。低年級的孩子主要進行地鐵文化的認識和滲透,中年級的孩子圍繞項目進行建模等任務,高年級的孩子更多是接觸智能化等技術解決問題。在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孩子們通過STEM項目嘗試開發(fā)《博物館之夜》等主題課程,以及Arduino和3D打印技術課程;南京外國語學校由于對STEM課程的加強,也成為一家國際知名科技公司在中國首批試點Swift語言教學的試點學校。
記者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盡管校內的啟智類課外培訓在不斷豐富,但寒暑假期間仍處于半缺位狀態(tài),而市場類的校外培訓班,則填補了假期的巨大需求。如何在寒暑假期間,適度增設夏令營類能夠引起孩子興趣的“額外服務”,或許是教育部門和學校值得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課外培訓,敲門磚,綁架,如何擺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