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駱志菊名師工作室結合承擔的省教育廳統(tǒng)籌課題《集團教研背景下的小學教師跨校學習機制研究》,在課題實驗學校——新都區(qū)龍安小學開展名優(yōu)送教活動,名師工作室領銜人駱志菊攜工作室三級幫扶團隊成員和來自新都區(qū)各兄弟學校的百余名語文教師一起參加了此次活動。
專題講座學會“抓點”
駱志菊名師工作室核心成員、區(qū)特級、香城小學語文教師康燕以《抓點訓練,落實語用》為題,先從語文教學的“兩種取向”談起,分析了目前語文閱讀教學現象,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然后從“年段目標、課后問題、金鑰匙、文本的體裁、文本中的重點段落、課文的空白點”等向大家清晰介紹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捕捉挖掘文章蘊含的“語用”訓練點的六大途徑和操作方法?笛嗬蠋熢谡f途徑道方法的同時,列舉了大量的課例,詳細闡釋了“如何讓我們的語文課真正在閱讀教學中落實語用的訓練,走向語言積累和運用,走向領悟學習方法,走向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課堂觀摩落實“語用”
駱志菊名師工作室核心成員、區(qū)學科、桂林小學教師龍曉老師執(zhí)教了北師大版第五冊的課文《不用文字的書和信》。龍老師緊緊抓住三年級年段特點,結合文本內容,挖掘出“在閱讀中學會提取有用信息”這一訓練點,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訓練。她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課文“結繩記事、貝殼記事”兩種不用文字的書,讓學生學習從文本中抓關鍵詞提取重要信息的方法,接著用填表格分組學習的形式,去抓關鍵詞提取信息,了解不用文字的信。最后拓展了課外閱讀《烽火傳信》一文,放手讓學生運用習得的方法去提取文章的關鍵信息,整堂課教師抓住“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提取有用信息”這一核心訓練點導學導教,扶放結合,學生學得扎實、輕松,語文能力得到有效訓練。
參加活動明確方向
駱志菊名師工作室此次的名優(yōu)送教暨課題專題研討活動,針對性強,對改變語文課堂教學現狀有方向性的指導作用。讓所有參會教師的心中都有了一種撥開云霧見青天的感覺。大家明白了語文閱讀課不應該單純就文本內容而教,應該由“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由“教課文”變成“用課文”學語言,用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參會教師紛紛表示“以前自己的課堂只重視對內容的理解,今天總算清楚了應該落實語用的訓練點。”“以前一直說課堂訓練點要清,卻不知如何抓點,今天聆聽了講座、觀摩了課堂,終天有了方向!”(賈元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