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大舞臺,與真情同行”,11月14日,在玉林街道和電信路社區(qū)的合作和推薦下,2017年成都市武侯區(qū)“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走進武侯計小校園,為博雅少年們帶來一場魅力十足的木偶戲表演。
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木偶戲可算得上歷史悠久。當(dāng)小小的木偶化身“演員”,在舞臺上演出,就開啟了一扇神秘的藝術(shù)大門。
木偶的精彩演出,與背后那雙靈巧的手是分不開的。演員在幕后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并配以音樂。因此在古代,木偶戲還有另一個名字——傀儡戲。
這場表演,可是孩子們期盼已久的,學(xué)校也是提前做好了籌備,確保演出的順利進行。舞臺的搭建很有講究,因為“演員”是一只只小小的木偶。各種形式的木偶劇,孩子們今天可以大飽眼福了。
主持人登場,表演正式開始了。主角還沒亮相,孩子們似乎已經(jīng)迫不及待了。
木偶在臺上翩翩起舞,雖然身材有些小,卻還是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看來不光要看氣質(zhì),還是主要看演技啊。
接下來是與木偶親密接觸的時刻。操縱木偶的藝術(shù)家們向孩子們詳細(xì)介紹了木偶的材質(zhì)、制作過程以及表演藝術(shù)。文化遺產(chǎn),需要的是傳承。
木偶戲中蘊涵的生活百態(tài)、真善美等和諧寓意是其他表演形式無法取代的。觀看演出、了解木偶戲的歷史、感受藝術(shù)魅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們對民間藝術(shù)的尊重,對文化遺產(chǎn)的敬畏之情。(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