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武侯區(qū)微型課題研究研習會在玉林小學舉行。區(qū)教科院發(fā)展所所長蔣波、王方全老師以及全區(qū)教科研人員、一線語文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群星美術(shù)學校的語文教師李曉英講述了她的微型課題研究故事——《我是一名領讀者》。一開始,她領著班上的孩子們共同完成了每日詩歌朗讀,然后,她從寫故事方式中找到了閱讀支點,講述了“我是一名組織者”到“我是一名朗讀者”,再到“我是一名領讀者”的研究發(fā)展軌跡。在分享調(diào)整課心得時,李老師重構(gòu)了課堂教學,帶領班級中的孩子們走上了閱讀之旅的故事。豐富多彩的活動、領讀領出的閱讀社團、每年如約而至的閱讀節(jié),孩子們的成長在一張張圖片中,一個個故事中,閃亮而動人。
接著是玉林小學的語文老師李承軍講述了她的微型課題研究故事——《讓教室充滿書香味》,她一直堅持課外閱讀研究,從低段的“集群式閱讀”到中段的“主題閱讀樹”,再到高段的“中小學段貫通的海量閱讀”,通過大量的閱讀活動,通過“小書蟲存折”的應用,帶領學生完成了遠遠超過課標要求的課外閱讀量,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甚至通過閱讀轉(zhuǎn)變了班級中學習困難的學生,大力提升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隨后學校分管教育科研副校長黃靜萍以“用研究引領發(fā)展”為題向大家匯報了學校推進微型課題研究的情況。她介紹了學校在推進微型課題研究中“以課堂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以教師興趣為支點”的三個維度,“一定尊重教師的需要”的基本管理原則,“點上突破、逐年深入、總結(jié)提升”的基本推進思路以及學校“至簡的檔案、一對一對話、足夠的支持、大力的激勵”的管理策略。
在學校分享匯報之后,來自高新區(qū)芳草小學的梁艷老師對李曉英、李承軍兩位老師的研究給予了高度認可。同時就課外閱讀的價值,如何保障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時間,學生閱讀的深與淺、難與易,如何處理好閱讀與表達的關系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指導。作為全國“小語十大青年名師”、成都市首屆“未來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成都市學科的帶頭人,梁老師對課外閱讀既有認識高度,又有研究深度,更有積極行動能力,她本身就是榜樣。
最后,發(fā)展所的蔣波所長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jié)。他認為,玉林小學和群星美術(shù)學校這兩位老師的研究真實有效,玉林小學對微型課題的管理經(jīng)驗務實有特色,值得借鑒。他指出,教師的微型課題研究一定要從教師感興趣的問題出發(fā),激發(fā)教師的研究欲望,最終走向行動與實踐,從而推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改革。同時,針對學生當下的多學科學習現(xiàn)狀,蔣所長也鼓勵大家要宕開思路,不要局限在語文學科的課外閱讀,多學科的閱讀研究也很有必要。(成都市玉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