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設(shè)計執(zhí)行項目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它提供一些關(guān)鍵素材構(gòu)建一個環(huán)境,學生組建團隊通過在此環(huán)境里解決一個開放式問題的經(jīng)歷來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學生選擇、計劃、提出一個項目構(gòu)思,通過展示等多種形式解決實際問題。項目式學習更強調(diào)學生們在試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出來的技巧和能力,重在培養(yǎng)學生面向終身學習的能力,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表達能力、認知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項目式學習和傳統(tǒng)式學習方法相比,能有效提高學生實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東城根街小學繼去年在四年級中以“東東游成都”為主題開展了項目式學習以后,今年,全校各個年級的各學科組都從本學科角度出發(fā),開展了PBL項目式學習。
基于課程標準,結(jié)合學科學習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問題,三年級組確定了以“怎樣進行購物?”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
以“怎樣進行購物”為核心問題,生發(fā)出系列小問題:商品材料由什么構(gòu)成?在商品挑選時,如何進行人際交往?怎樣將購買的商品進行合理的搭配?在進口商品區(qū)如何用學習的知識選購商品?在購物途中,如果遇到突發(fā)情況怎么辦?如何情景再現(xiàn)購物的全過程?基于此,打破學科壁壘,整合各學科資源,以形式多樣的自主學習方式卷入每一個孩子。
下面,一起走進為期一個月的項目式學習旅程吧!
語文
“如何成功地買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呢?”
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制定購物計劃——真實體驗購物——記錄購物旅程。在這一系列的體驗中,同學們懂得了生活中應(yīng)該有計劃地購物、合理地消費,并養(yǎng)成家庭理財?shù)暮昧晳T。同學們還用文字將這次難忘的購物的經(jīng)歷記錄了下來,在分享自己的收獲和反思中,逐步提升了自己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
第一周
周末時光正好,同學們邀上朋友走進超市,做一回超市觀察員,觀察超市分類,了解了購物常識,原來生活處處是學問。
第二周
了解超市后,孩子們開始摩拳擦掌要進軍超市,不過合理消費的第一步是孩子們與爸爸媽媽商量并制訂購物計劃。
第三周
萬事俱備那就擼起袖子加油干,本周孩子們?nèi)サ匠,親自購物。在課堂上模擬購物環(huán)境將實際情景中遇到的問題搬到課堂,事后還不忘及時記賬,做到讓課堂鏈接生活。
第四周
項目式學習接近尾聲,同學們回憶本次購物經(jīng)歷,用妙筆分享收獲,既分享購物所得也分享學習所得,真實、有趣的課堂在同學們的筆下生花。
短短的一個月,同學們盡情地體驗,快樂地學習!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學會溝通,學會交際,學會購物,學會做自己的小主人。
讓課堂真實地鏈接生活,這才是學以致用。
數(shù)學
“如果要為同伴做出一頓營養(yǎng)豐富的美味午餐,該怎么辦呢?”
圍繞這個問題,同學們展開了學習。
第一周
了解組內(nèi)同伴的喜好,收集信息,做好記錄。
第二周
走進超市,了解食品價格,制定并優(yōu)化小組購物計劃。
第三周
小組討論并匯報成果,計算不同搭配方式的結(jié)果。
第四周
完善飲食搭配清單,探索并掌握簡單的搭配方法。
同學們通過收集信息、探討方案以及真實的親身體驗,明白了如何為同伴做出一頓營養(yǎng)豐富的美味午餐。在四周循序漸進的學習和體驗中,同學們有序思考的數(shù)學思維得到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并從中認識到數(shù)學知識的應(yīng)用價值與方法。
英語
如何制作家庭食物購物單?
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對資料進行分類匯總,用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制作英語微小報,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陳述匯報——“如何制作家庭食物購物單?”在整個活動中,同學們運用各種日常學習到的單詞,如:bread, cake, ice-cream, meat, potato, tomato, fruit等,對食物進行介紹,并就如何進行科學搭配進行闡述,關(guān)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第一周
學在有疑處,真實促發(fā)展。適逢“怎樣進行購物”項目式學習,同學們在老師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詢問同學一日三餐喜愛的食物,了解不同食物的英語單詞。
第二周
同一食物中西方的名稱及食用方法皆有不同,同學們在了解自己感興趣的中西方食物后,由爸媽陪同觀察食材,對比資料,提出質(zhì)疑。
第三周
在學習bill的家庭購物清單后,同學們互相交換信息,根據(jù)自己、家人和同伴的喜好及營養(yǎng)結(jié)構(gòu)也開始確定自己的購物清單。
第四周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項目式學習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同學們紛紛分享自己進行食物科學搭配的心得,提醒小伙伴們關(guān)注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健康。
科學
以科學的角度看生活,用科學的眼光看材料
認識了生活中不同物品的材料組成后,同學們能更好地在購物時做出合理的判斷。
有了這樣的科學認識作為基礎(chǔ),同學們?nèi)コ欣锸占鞣N所需材料時更加迅速、高效。隨后,各小組對收集到的物品進行材料性質(zhì)的分類,并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
第一周
塑料瓶、球拍是常見的物品,那這些物品是由哪些材料組成呢?孩子們在第一周的項目式學習開始了熱火朝天的討論。
第二周
當孩子們認識了生活中不同商品的材料組成后,他們迫不及待地走進超市去認識材料,并進行整理、概括和總結(jié)。
第三周
見識了不同的商品及組成材料,現(xiàn)在孩子們運用之前所學知識對收集的物品進行材料性質(zhì)的分類,并分別舉例,制作成表格。
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孩子們對材料的認識更加真實而深刻。
音樂
項目式學習是學科的融合,是感官的交融
在音樂課堂中,同學們用眼看,用耳聽,用嘴唱。在欣賞故事《月亮大盜》中,同學們通過采集資料——匯總梳理——交流匯報的小組合作方式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將同學們自己設(shè)計的吆喝聲加入歌曲《PASTRIES AND PIE》,并進行表演展示。
第一周
在熱鬧的集市里,同學們聽到了一種特別的音樂——吆喝。你聽它那獨特的聲調(diào)與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不仔細聽還發(fā)現(xiàn)不了呢!
第二周
一起來聽聽《月亮大盜》,感受故事里的吆喝聲具有怎樣的節(jié)奏特點,并嘗試模仿與表演。
第三周
本周正式學習《月亮大盜》中的一首關(guān)于集市叫賣的歌曲【Pastres pies】。并能用有力度對比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兩個樂段不同的情緒、表達快樂的心情。
第四周
最后在前期學習的基礎(chǔ)上為歌曲加入動作(前面吆喝),和爸爸媽媽走進音樂廳現(xiàn)場欣賞觀摩不同集市的場面及藝術(shù)表現(xiàn)方式。
美術(shù)
如果想把美味可口的菜肴帶到教室里,
用超輕粘土來制作是個不錯的選擇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走進超市,通過對商品外形、色彩的觀察,自己動手制作以食物和生活用品為主的粘土作品。這些色彩鮮艷、賣相可口的美味冰淇淋是不是讓你也垂涎欲滴呢?
第一周
美味佳肴進課堂啦,學生學習了黏土的基本制作手法:搓,揉,貼,扭,切,壓等,每個班制定食物主題。
第二周
一起看看商品外形、色彩和用途等方面的信息,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商品,使制作更有畫面感。
第三周
本周學生們對主題內(nèi)容做了更深更難的學習,也完善了自己的作品,看起來更可口呢!
第四周
最后對黏土課程進行匯總和延伸,植物、創(chuàng)意人臉也就誕生了。
通過這樣生活化的學習,同學們對粘土的視覺和觸覺體驗更加豐富,進一步加深了對物品的認識。
體育
購物途中,如果遇到突發(fā)狀況怎么辦呢?
孩子們在體育老師的引導下,嘗試在上下學的路上,睜大眼睛去觀察哪些東西屬于障礙,并做好詳細的記錄。通過仔細的觀察對障礙物進行匯總、梳理、分類。不僅如此,同學們還在老師創(chuàng)設(shè)的障礙物情境中,充分討論并嘗試如何快速安全地通過障礙物到達目的地。
第一周
通過第一周對障礙物的收集,進行匯總,分類。并積極思考在面對不同的障礙物怎樣合理有效的通過?
第二周
在第三周的項目式學習中,在老師制造的窄小隧洞里學生自己采取不同的方式通過障礙物到達目的地。通過討論、模仿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學習如何快速有效地通過窄小的隧洞。
第三周
開展30米障礙賽跑活動,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觀摩,分組討論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通過所有障礙到達終點。
反思
為期四周的項目式學習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有成功的體驗,也有失敗的經(jīng)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協(xié)助者,復(fù)盤學習經(jīng)歷,指導學生進行再一次的探索、學習,將孩子們帶入生活中的真實環(huán)境,促進孩子們將課堂學習的知識學以致用。
這是三年級同學們第一次接觸項目式學習,相信孩子們的心中有著滿滿的收獲與感觸,就仿佛打開了新的一扇窗,從中,得以窺見完全不同的風景。
學在有疑處,真實促發(fā)展。只有解決學生真實的問題,讓學習鏈接真實的生活,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學生也才能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如魚得水,收獲真知。(成都市東城根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