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家委會的精心組織下,成都市龍江路小學2017級5班在蒲江成佳茶園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春日采茶活動。
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活動在詩歌《憫農》的朗誦聲中拉開了序幕。來到一片青翠的茶田,同學們分為男女兩組進行采茶比賽。大家腰挎茶簍,女生系裹巾、男生戴斗笠,和爸爸媽媽一起采摘剛剛吐露出來的一芽一葉。一個個身影在田間穿梭,一雙雙小手在綠葉間翻動,一陣陣笑聲在茶園上空回蕩。
采茶比賽中,豪邁的男生以數(shù)量取勝,精致的女生則贏在質量,采茶的過程讓同學們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采茶是制茶的第一步,又叫采青。接下來是曬青和炒青。炒青的溫度高達350-600度,這一步由專業(yè)的制茶師傅完成。第四步揉捻,大小朋友齊上陣,揉捻間陣陣茶香撲鼻而來。這是茶香,更是勞動的香味。
通過親身體驗,同學們知道了一杯看似簡單的清茶也要經過采青、曬青、炒青、包揉、炕焙等八個步驟才能完成,凝結了許多人的辛勤勞動。
茶有茶道,而器亦當有其道。沏茶品茶的過程彰顯出茶文化的精髓。一個小小的蓋碗便寄寓了“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而沏好的茶也要分三口品,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在悠揚舒緩的琴聲中,同學們先閉目靜心,再跟隨茶藝師的一招一式泡出了人生的第一壺茶。一杯敬父母,感謝他們的生養(yǎng)之恩;一杯敬師長,感謝他們的培育之恩;一杯敬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春日茶游活動讓同學們親近了自然、體驗了勞作,也初步了解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學得了茶禮,懂得了感恩。(成都市龍江路小學)
春日采茶,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