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在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qū)分校(以下簡稱“實小西區(qū)”)學術廳,成都市群文閱讀賽課活動青羊區(qū)選拔賽(決賽)正在進行。本次群文閱讀的賽課活動,前后歷時一個多月,從分賽場到決賽場,足以彰顯青羊區(qū)各小學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的醞釀、思考和實踐。
一切嚴謹有序,抽簽決定順序,好課拉開序幕。
成都市草堂小學曾韻老師帶著實小西區(qū)6.4班的孩子走進群文閱讀“家”這個議題。通過閱讀《雅舍》《我的理想家庭》《我的愿望》三篇大家之作,使學生體會到文人之家“簡而不同”“簡而不俗”“簡中有情”,結合當時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背景,孩子們在不一樣的讀中領略了“家國情懷”——有國才有家。愛自己的家,愛自己的國!
泡小綠舟杜鵑老師執(zhí)教《數(shù)字與詩·境》一課,引導實小西區(qū)6.1班孩子們以數(shù)字為切入口賞析古詩。課堂上,杜鵑老師通過共學《山村詠懷》《望廬山瀑布》《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江雪》組詩,引導學生得出學法:發(fā)現(xiàn)數(shù)字、想象畫面、體會情感,最后統(tǒng)整四首古詩,了解數(shù)字在古詩中可以起到描繪環(huán)境、襯托心境、營造意境的作用。整堂課由淺入深,層層推進,讓學生學會從數(shù)字的角度體會古詩的內涵美。
實小西區(qū)5.5班的孩子們和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qū)分校陳萌萌老師一起走進群文閱讀“小別離”。通過閱讀繪本《我的爸爸叫焦尼》,散文《星星魚》、《離別》三篇文章,抓住文中的小事物,體會作者寄托的豐富情感。三篇文章分別從“人物”“小事物”“情感”三個角度求同比異,得出“不同的小事物可以表達作者不同的情感、同一個小事物表達作者豐富的情感”這一結論,從而啟發(fā)學生感悟離別中不只有悲傷,還包含著溫暖、思念、希望等美好的情感。
“群文閱讀”不僅僅是一種理念,更是閱讀的一種形式。在這三堂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們可以找到閱讀策略的課堂、探究的課堂、思考的課堂、情感共鳴的課堂、學生的課堂……讓閱讀因為遇見群文別具魅力!(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qū)分校)
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qū)分校,實小西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