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增強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11月15日下午,成都師范附屬小學學道校區(qū)(以下簡稱“成師附小學道校區(qū)”)五(2)班的孩子們在班主任李琴老師和袁平老師及家長的帶領下,一起走進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開展了一次以“增強應急防災意識 共建平安小樂雅園”為主題的家校應急培訓學習活動。
防災減災教育館外集合留影
活動現(xiàn)場,孩子們懷著敬畏之心跟隨著講解員一同走進館內(nèi),在安檢處正前上方貼著“5.12防災減災日”徽標,徽標由“彩虹、傘、人”三個基本元素組成,寓意著美好、和諧的生活,眾志成城、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之意。聽完講解員介紹后,孩子們竊竊私語到:“這個徽章,就像一個警鐘警示著我們要時刻提高防范意識,居安思危,以防萬一。”
講解員講解防災減災日徽標的含義
孩子們通過地震模擬振動臺感受不同地震波的破壞力
一個有許多五顏六色“積木”的平臺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大家紛紛上前根據(jù)各自的喜好搭建起各種建筑,有高樓大廈、有花園洋房、有鐵塔、有拱橋等等。這時被“冷落”一旁的講解員順了走到臺前輕輕地問道:“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它們有什么用途?要不要測試一下你們搭建的積木是否牢固……”一連串的問題將孩子們引入思考和探索中……講解員見狀,馬上用專業(yè)的知識講授地震的知識,他告訴大家,這個堆有積木的平臺其實是一個地震模擬振動臺,通過地震模擬振動臺可以演示橫波、縱波和面波這三種不同震動方式的地震帶給人類的危害。啟動振動臺的橫波模式,孩子們搭起的建筑紛紛搖動起來,不一會兒就震得東倒西歪……講解員變換著不同的地震波,一邊用循循善誘的講解方式將小朋友們從“玩”的心思引入到“學”的狀態(tài)。
孩子們聆聽地球構造知識與災害產(chǎn)生的緣由
孩子們認真學習不同類別災害的知識
隨后,孩子們來到災害類別學習區(qū),了解和掌握了涵蓋氣象、海洋、洪澇、地質(zhì)、地震、森林、農(nóng)作物生物等七大類自然災害及人類活動造成的各種災害。在動感影片、災害博士幻影劇以及地震和火災逃生體驗教學中,他們繼續(xù)帶著疑問認真聽、仔細看,將自己的所見所思都深深印刻在腦海里。
觀摩地震舞臺劇,感受地震的危害
觀摩模擬地震后的災害現(xiàn)場,感受地震的可怕
孩子們在本次參觀學習活動中,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認識了解各種自然災害,學習了預防和應對災害的措施、自救互救技能,增強了安全防范意識,收獲滿滿。(成都師范附屬小學)
成都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