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主辦、北京市教育科學院協(xié)辦的“貫徹落實《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研討與經驗分享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特殊教育開拓者、北京師范大學樸永馨教授,中殘聯教就部主任李冬梅女士,北師大教育學部黨委書記施克燦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特教師資培養(yǎng)指導委組長顧定倩教授,北京市教委基教二處張琳處長,北師大特教研究所所長王雁教授,北師大特教系副主任張悅歆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特教課程教材中心主任朱志勇主編,華東師大博士生導師、上海特教資源中心主任劉春玲教授,北京聯合大學原特教學院院長許家成教授,華中師大特教系主任雷江華教授,南京特教學院王輝教授,遼寧師大袁茵教授,北京特教指導中心主任孫穎副研究員以及29個省市自治區(qū)特教教研員、校長及骨干教師代表共150余人參會。成華區(qū)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成華特校)校長參與此次會議。
研討會上,中殘聯及北師大教育學部領導致辭,并指出本次研討會的重要意義;樸永馨教授強調了勞動教育在落實新課標中的重要性;國家培智新課標研制組組長許家成教授就深入領會課標精神與內涵、推進新時期特教學校課程改革談了看法;人民教育出版社朱志勇總編介紹了新課標理念下培智新教材的編寫與使用;王雁教授就全國培智學校貫徹落實課標的現狀做了深刻分析;北京、上海、四川、江蘇、廣東、湖南等六省市特教教研員和特教學校代表作課改經驗分享。
研討與經驗分享會上,四川師大特教實驗校、成華特教學校校長劉小龍做了題為《培智新課標背景下特教學校課程的變革與重構——成華特校“六字訣”推進培智新課標校本化實施》的匯報交流。報告從“培智新課標給學校既帶來驚喜,又面臨困惑與挑戰(zhàn)”談起,促使學校從“悟(課標精髓)、守(頂層設計)、建(課程結構)、變(教學實施)、評(課程質量)、筑(保障措施)”六個方面(六字訣)進行守正與創(chuàng)新的變革,重構凝練“338特教課程模型”,實現學生、教師、學校“三維一體”互動發(fā)展與再生。
研討會主持人北師大特教系副主任張悅歆教授在點評中指出,成華特校以“六字訣”系統(tǒng),全面介紹學校課改目標、思路和成效,重構“338特教課程模型”,這樣的課改經驗總結提煉得特別好,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尤其是自主開發(fā)的智能化評估工具精準科學,解放了教師,激發(fā)了大家的參與熱情,提高了新課標校本化實施的管理效能,實現了培智新課標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中的創(chuàng)新,取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突出辦學成效,為全國其他特教學校培智課程改革提供了借鑒和參考。(成華區(qū)特殊教育學校)
成華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