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5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尚未解除的情況下,成都市龍泉驛區(qū)航天小學課題組成員召開了一場視頻開題會。會議圍繞在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利用市級課題《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學科學課學生學習內(nèi)容和方式的調(diào)整策略研究》,探索提升學生利用網(wǎng)絡進行科學學習和探究的能力,進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在遭遇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狀況之時,能夠開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會議明確了后期課題的研究方向和重點,課題組專家指導、省特級教師副校長陳昌倫做了關于課題理論站位和操作層面的專題輔導。
在線視頻會議中,課題組老師紛紛談了近段時間線上教學和輔導的情況,交流了科學學習卡內(nèi)容的選擇,實驗材料的準備以及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情況。在延期開學期間,航天小學的科學教師們精心設計了多種“學習任務卡”(趣味科學探究實驗、科技制作、家務勞動),讓學生自主選擇,并引導學生學會獨立閱讀學習任務卡,選擇家庭中容易得到的簡易材料,親手完成與新學期科學課程密切相關的趣味小實驗,并且在觀察中積極思考。比如,在《功能型口罩的認識和佩戴》、《新冠病毒科技手抄報》、 《候鳥之家》、《神奇的冷熱泉》、《沉浮子》、《潛望鏡》、《我的水鐘》這些趣味科技活動中,同學們紛紛把自己的作品,在年級科學網(wǎng)絡群里在線分享給老師和同學,并在老師和同學的建議下再進行改進,同學們活動熱情高,網(wǎng)上交流熱絡。好多家長還參與了實驗,妙趣橫生之際也緩解了孩子們不能出門的焦慮。從效果反饋的情況來看,這些內(nèi)容的設計得到了學校領導、老師、家長、學生的一致好評。(陳海燕 通訊員 喬秀彬)
龍泉航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