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學校、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系與溝通,讓家長走進學校,關心學校教育,走進教室,更真實地感受孩子在校的學習與生活,2020年11月23日-27日,成都市玉林小學開展了一年級家長開放日活動。
本次活動主要包括三項內容:一是家長走進課堂;二是觀看陽光體育鍛煉;三是家校交流溝通。開放的學科課程為語文、數學、音樂。整個過程,家長們都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直觀感受孩子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情況。
語文課上,五位語文老師帶著孩子們走近大自然,共同領略四季之美。一班的孩子在李曉英老師的帶領下走進《四季》,細細品味春天尖尖的草芽、夏天圓圓的荷葉、秋天彎彎的谷穗、冬天頑皮的雪人,在反復朗讀中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好。二班席莉娟老師引領孩子們品味《秋天》,在朗讀中發(fā)現秋天的特征,在大自然、古詩里找秋天、知秋天,感受秋韻,最后孩子們用手中的筆寫下了自己發(fā)現的秋之美,為今后習作做鋪墊。潘振智老師帶著三班的孩子來到美麗的《江南》,欣賞了田田的蓮葉,感受了采蓮人的快樂,最后孩子們化身嬉戲的魚兒,徜徉在美麗的江南蓮塘里。四班的孩子在金鳳老師的帶領下細細地品讀了《秋天》,領略秋天到了,天氣、樹葉、天空、大雁悄悄發(fā)生變化,在反復朗讀、品讀句子中感受秋天不一樣的美,并大方表達出自己對秋天的喜愛。凃靜老師與五班的孩子走進《四季》,感受草芽尖尖、荷葉圓圓、谷穗彎彎、雪人的頑皮,在看圖仿說中領悟春、夏、秋、冬的不同之美。
數學課上,朱小毛老師、肖雨老師及揚紅喜老師分別帶領著一班、三班和四班的孩子一起進行了《蹺蹺板》的學習。三位老師都通過孩子們分享玩蹺蹺板的經驗自然地引出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比輕重,在蹺蹺板的玩耍中讓孩子們理解天平稱重的原理,在親手實踐用天平反復稱量蘋果、梨、橘子的基礎上,孩子們猜想梨和橘子誰輕誰重,學會推理,并在動手演示的過程中明白“當天平的一端加上或減去重物時,天平的平衡被破壞了”的道理。最后,滲透“等量代換”的數學思想。整堂課下來,學生興趣濃厚,思在其中,樂在其中。二班、五班的孩子則在劉燕老師和陳曉蓮老師的引領下走進《下課啦》。孩子們在課堂中親自參與比身高,總結出比高矮的條件——要站在同一起點、站直了比,滲透“公平”的價值觀。孩子們在實際比身高中逐步學會描述誰比誰高,進而學會推理出誰最高。之后引出比較紅、藍兩條彩帶誰長誰短,逐步得出比較長短的方法——一端對齊、拉直了比,既有趣味性又滲透了數學方法。
音樂課上,范敏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送《小青蛙回家》。范老師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引導孩子根據不同的故事情景,通過不同的聲音、節(jié)奏、表情、動作來表現不同情緒。范老師還邀請家長上臺與孩子共同比賽,利用樂器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聲音,整堂課氣氛活躍,充滿趣味性,得到了家長和孩子的一致喜愛。
家校交流中,一年級各班正副班主任就本學期學校工作、班級活動及學生在校表現,向家長做了簡單匯報,分析了孩子們在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圍繞著“尊重兒童特點,培養(yǎng)良好習慣”給予家長一些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建議。
本次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們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這樣從點到面的全方面開放,讓家長走進課堂,親子共學,零距離感受學校的優(yōu)質教育;走近孩子,傾聽心聲,了解他們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走進學校,參與評價,從而更好地配合學校,共同關注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賴波 通訊員 金鳳 何文)
玉林小學,一年級家長開放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