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jié)氣之后,寒意襲人。成都市勝西小學校園內,李嵐語文名師工作室和青年教師學習小組的常規(guī)教學展示及研討活動卻開展得火熱。工作室成員張繼巧和青年教師李敏為大家呈現(xiàn)了兩堂有序、扎實、精彩的語文課。
從書寫到朗讀,從傾聽到表達,井然有序,于其中,交織著老師們扎實的日常教學規(guī)范,滲透著孩子們終身受益的學習習慣。
觀課悟“有序”
讀起來,在體驗中感悟情感
12月17日早上,伴著字正腔圓的讀書聲,大家走進了李老師的課堂。李敏老師執(zhí)教二年級上冊《狐貍分奶酪》,這是一堂充滿趣味與活力的童話故事課。課堂上,李敏老師利用角色扮演指導朗讀,抓住關鍵字詞,讓他們在模仿中體驗人物的語氣、動作和情感,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的語言得到良好發(fā)展,同時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說起來,在表達中放飛想象
12月16日,張繼巧老師執(zhí)教二年級上冊《霧在哪里》。本節(jié)課設計了大量的說話訓練,從規(guī)范的句式說話練習,再到自由想象說話,張老師以“霧孩子還會去到哪里,把什么藏起來”問題為主線,帶領孩子跟隨“霧孩子”上天入地,大膽想象,積極表達。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正在實現(xiàn)想說、敢說、會說。
寫起來,在行動中扎實基礎
寫字是小學語文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兩位老師的課堂上,老師們看到了扎實有序的寫字訓練。孩子們寫起字來也有儀式感滿滿,“頭正,肩平,足安”,“寫字做到三個一”,這是對孩子們書寫姿勢的規(guī)范;從認讀到讀帖,從書空到描紅,從范寫到試寫,這是對孩子們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
評課解“高效”
12月17日下午,李嵐名師工作室成員及青年學習小組成員齊聚多媒體教室,針對這兩堂課展開深入研討,大家各抒己見,進行思維碰撞。丁璐部長再次明確教學需緊扣單元主題要素,在執(zhí)教長文時注重歸納學法,處理好“教-扶-放”的層級關系,讓學生在有序的思維訓練中成長。最后,工作室領銜人李嵐主任以“三味”為關鍵詞對此次活動進行了總結,評價老師們上課、評課的過程中充滿了“語文味”“孩子味”和“成長味”,希望青年教師能將教學常規(guī)內化于心,在備課中,于細微處深入琢磨,在上課時,于小事上反復訓練,提高課堂效率。
有序才能高效,漫溯深處,別有滋味。未來,曦園語文教師將繼續(xù)對課堂教學常規(guī)深入思考,時刻注重教學常規(guī)習慣的引導和養(yǎng)成,為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不懈努力,讓每堂課都能成為習慣養(yǎng)成之所、思維生長之場、能力習得之地。(賴波 通訊員 鄧曉林)
勝西小學,李嵐名師工作室,語文研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