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qū)分校(以下簡稱:實小西區(qū))語文組教研活動如約而至,本次活動特邀資深教研員李老師到校聆聽指導。教研伊始,由李婧和高青老師分別在3.4班和3.1班執(zhí)教《花鐘》的第一、二課時,由三、四、五年級的語文教師在集團辦公室進行評課、議課。
賞•語文課堂教學藝術
李老師和高老師呈現了《花鐘》一課完整的教學過程,兩位老師教態(tài)親切自然,教學語言優(yōu)美且具有藝術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已感受到不同語言表達的魅力,習得語言的不同表達方法。
析•語文要素落實情況
授課前,李婧和高青老師在分析單元人文主題、語文要素及課后習題要求的基礎上,確定一、二課時教學目標,通過精心設計課堂主問題,布置課堂小任務的方式在課堂上促進學生對單元語文要素的習得,最終達成了課時教學目標。
課后教研時,資深教研員李老師首先肯定了兩位年輕老師的成長,對教材有自己的思考,在課堂上能關注全體學生。隨后,李老師引導老師們根據課文中“泡泡”的提示,落實單元語文要素展開深入研討。老師們更加明確了研讀教材時怎樣關注課后問題和單元訓練要素二者之間的關系,分層落實教學目標。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是否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tài),以此促進其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在場的老師們紛紛表示深受啟發(fā)。
贊•團隊教研學習精神
每一堂精彩的展示課,都離不開授課老師的精心準備,同樣更離不開年級團隊老師們的建言獻策。學校年級組內的磨課方法以及“青藍同心,師徒結對”的教師培養(yǎng)模式都大大促進了各年級團隊教師教研能力及教學水平的穩(wěn)步提升,相信在學校及各位老師們的不斷努力之下,實小西區(qū)將培養(yǎng)出更多的青年名優(yōu)教師。(賴波 通訊員 胡念)
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qū)分校,教研活動